回忆起与一位家长交流时的情景,忽然想到她告诉我的关于宝宝的一件事情,我深有感触。事情大体上是:妈妈今天下午领着孩子去了从来没有让他去过的菜市场,那里琳琅满目的物品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并且也调动了他从未有过的积极性。看着什么都是新鲜的并且很好奇,当孩子路过一个“帽摊”时。被一顶带小风扇的太阳帽“馋”的走不动了,孩子非常想要。但是卖家只剩下两顶并且坏了。妈妈答应一定会给宝宝买,但不是现在。可是宝宝并不听妈妈的劝解,放声大哭。当然整个菜市场来来往往的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这一点。最后,妈妈不但没有妥协还很严肃的告诉宝宝“妈妈答应一定会给你买,但不是现在”。
孩子的哭声渐渐消失,回家后却做了个惊人的表现,他单独跑向妈妈跟前,并给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不要那个了,它都坏了。”
孩子的妈妈给我讲述时脸上露出焦急、又无奈的表情,我们可以想象在孩子看来当时似乎受了多大的委屈!
我想这种事情在家长朋友身边也会经常出现的,可是当发生这种事情时有的家长可能会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认识观和清楚的界限,但如果家长们没有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用呵斥的语言来恐吓孩子,或许直接妥协的话那么孩子永远也不会认识自己的错误,反而对成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以至于我们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
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着把孩子自身和孩子做的事区别对待?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无理取闹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我是爱你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让孩子感觉到这一点,孩子就会安心和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行为。
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就会反省。孩子有自我反省能力,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改正错误。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对自己和他人身心无害的事都不能算错。其次,孩子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的。有时候孩子会故意犯个错误,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试探我们成人的态度,来验证和体验爱和宽容的感觉。这个过程他就知道什么是错误,犯错误是什么感觉,然后他会改正这个错误。如果成人爱孩子,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儿童就会使用正确而放弃错误的做法。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才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杜艳玲
2012年6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