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学期开始之际中心组织了两次《米罗可儿——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教材教师培训。我有幸能够参加这两次培训。这对我的理论提升及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所帮助。
第一次培训在上海本部,老师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指导,包括:剪纸、水墨画、特殊绘画材料、水粉画、园所装饰。让我们掌握了多种绘画形式的指导方法和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升了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过程中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参与,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美术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理论讲解带给我们思想的解放以及更多创作的技巧。而实践操作又让我们结合理论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兴致很高,很投入地像孩子一样去创作自己的“作品”。也许我们并不如美术专业人士那么讲究笔法、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的成果得到了肯定。因此我们也更有自信,解放我们的双手,更大胆地去做了。这几个方面的培训在我们新学期的课程教学中对我们都有帮助,也让我们在新学期开始阶段对本课程教学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第二次培训的内容与第一次培训既有相同之处,也补充了新的内容,可谓有详有略,精炼了许多。课程的开始,来自上海总部的申老师让我们感受了一次米罗可儿的现场教学。老师的有些教学方法对我来讲是需要学习利用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够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创作,示范只是点到为止,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培训中申老师也针对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这是我们教学实践中急需的,极具实用价值。
米罗可儿主张借形想象,让幼儿自由想象,不给孩子过多的限制。不是去教授孩子绘画的规范方法,而是让孩子能够大胆自由地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这与我们自身从小所受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小时候学画简笔画,画出来的动物、人、建筑几乎是千篇一律。而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哪怕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也是独具特色的。
没有大胆的想象,没有夸张的表现,我们的手脚被束缚住了,我们的想象力被禁锢了,创造不出新奇的作品。这些都源自我们的教师对我们的旧式教育。他们教会我该如何绘画,他们的评价也在左右着我们对自己绘画能力的认可。老师一笔一笔地教我们画,画出来作品都是一种动作、一个表情、一个方向的,没有自己的思情感想在里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不到绘画带给我的快乐,反而更担心自己画得不像,画得不好看。老师对我们作品的评价也是画得像不像,小草是不是绿色的,太阳是不是红色的。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我小学一年级画云彩,我涂了一块黑色的云彩,老师却说:“你见过黑色的云彩吗?”语气很厌恶。也许是他的一句话影响了我,我对选色方面还是不够自信、不够大胆,总担心搭配不好。从我自身来看,老师对我的影响很深,同样,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现在就是“权威”,孩子希望获得老师的赞赏。现在我会注意自己的评价是否合适,是否有积极促进的作用,能否帮助孩子获得提升。而且,我会注意在教学中放手让孩子们更多地自己动手、自己想象,让孩子成为主角。这是米罗可儿课程给予我最好的帮助,也是米罗可儿给了孩子们这样一个更有趣的绘画世界。这一点是这次培训给我触动最大的地方。
幼儿园给我一个进一步学习米罗可儿理论和幼儿美术教育的机会,米罗可儿给了我和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我不禁感到很幸运,我能够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绘画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