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的理解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里有几点要注意:
1、阅读过程中,让孩子感受、享受爱
让孩子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态和家长一起阅读。阅读中家长也不妄加评判,这样,孩子会感觉轻松愉快,有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温馨、和谐、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2、指导孩子正确阅读
阅读是让孩子从听、看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桥梁。阅读中,家长引导孩子理解书上的图画和故事,帮助孩子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读书。开始,让孩子模仿着同家长一起阅读,孩子熟练以后,家长的声音可以逐渐减小,或故意停滞,让孩子自己说出下一句。最后,家长完全不出声,让孩子独立继续朗读。在孩子不能继续朗读的时候,家长才给予帮助,并及时提醒,纠正孩子发音不正确的地方。
3、让阅读成为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
早期阅读非常强调父母、教师与孩子一起阅读。常带孩子到图书馆或文化中心,让他们感受阅读的氛围,引导孩子喜爱阅读的环境,替他们借阅一些有趣的书。之后,还可以让他们自行借阅图书,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又使阅读成为孩子的需要,为孩子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活动中,应给孩子提供高低适度的桌椅以及敞开式的书架,既可以随时翻阅,又可培养孩子爱护书籍、整理书籍的良好习惯。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采用手指点读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书是怎样读,同时也潜移默化的认识了文字。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老师、家长喜爱阅读,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进行正确阅读,孩子就会耳濡目染的喜欢上阅读。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模仿、去发挥。
|